骨传导耳机扬声器单元的工作原理与技术优势
骨传导耳机扬声器单元的工作原理与技术优势
骨传导技术通过振动颅骨直接传递声音至内耳,为特殊场景提供创新听觉解决方案。其核心单元与传统扬声器结构迥异,在安全性、环境感知和舒适性方面展现独特优势。
压电陶瓷驱动器是主流方案。单元采用多层PZT陶瓷片(厚度0.2mm)堆叠结构,在1V驱动电压下产生0.5μm振幅振动。振动板经拓扑优化(蜂巢结构减重30%),配合硅胶耦合垫(邵氏硬度40A),将振动效率提升至85%。频率响应覆盖80-8000Hz语音核心频段,在颞骨位置实现60dB有效声压级。
开放聆听保障环境安全。技术保留耳道畅通,骑行、跑步时仍可感知环境声。特殊设计的指向性振动系统(聚焦角±15°)减少80%振动扩散,避免面部麻木感。漏音控制技术通过相位抵消原理,将1米处声泄漏降至30dBA以下。
听力保护机制尤为重要。系统内置振幅限制器(峰值加速度<0.4g),避免骨膜损伤;频率上限控制在8kHz(避让耳蜗敏感区);通过ISO 10993生物相容性认证的材料杜绝过敏风险。临床测试显示连续使用4小时听力阈值变化<2dB。
常州阿尔法骨传导单元已应用于助听器、运动耳机等产品,其旗舰型号功耗仅18mW。技术白皮书详见 www.czalphaspeaker.com。
骨传导技术通过振动颅骨直接传递声音至内耳,为特殊场景提供创新听觉解决方案。其核心单元与传统扬声器结构迥异,在安全性、环境感知和舒适性方面展现独特优势。
压电陶瓷驱动器是主流方案。单元采用多层PZT陶瓷片(厚度0.2mm)堆叠结构,在1V驱动电压下产生0.5μm振幅振动。振动板经拓扑优化(蜂巢结构减重30%),配合硅胶耦合垫(邵氏硬度40A),将振动效率提升至85%。频率响应覆盖80-8000Hz语音核心频段,在颞骨位置实现60dB有效声压级。
开放聆听保障环境安全。技术保留耳道畅通,骑行、跑步时仍可感知环境声。特殊设计的指向性振动系统(聚焦角±15°)减少80%振动扩散,避免面部麻木感。漏音控制技术通过相位抵消原理,将1米处声泄漏降至30dBA以下。
听力保护机制尤为重要。系统内置振幅限制器(峰值加速度<0.4g),避免骨膜损伤;频率上限控制在8kHz(避让耳蜗敏感区);通过ISO 10993生物相容性认证的材料杜绝过敏风险。临床测试显示连续使用4小时听力阈值变化<2dB。
常州阿尔法骨传导单元已应用于助听器、运动耳机等产品,其旗舰型号功耗仅18mW。技术白皮书详见 www.czalphaspeaker.com。